医用中心供氧施工规范和要求
中心供氧建筑设计规范
应设置医用氧气储存专用房间,其平面布局、建筑耐火等级、安全通道、消防等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。中心供氧应符合《建筑防雷设计规范》的规定,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ω。医用氧气和医用氧化亚氮储存室的电气设施应。
中心供氧车站严禁设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或楼层内。
中心供氧站宜布置为独立单层建筑,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。如果与其他建筑物、构筑物相邻,相邻墙体应为无门窗和孔洞的防火墙,并应有通向外部的门。围护结构上的门窗应向外开启,不得使用木材、塑钢等可燃材料。
中心供氧站内应通风良好,换气次数不应少于8次/小时。
中心供氧管道设计和安装
1.设计要求
1.1.氧气管道的气体流速不应大于10m/s;
1.2.氧气终端的安装位置应方便使用,推荐高度为1.3-1.5m;;地面以上;
1.3.管道的设计压力应符合《压力管道规范第三部分:工业管道的设计与计算》的相关规定;
1.4.中心供氧系统末端的设计流量应符合《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》的相关规定。
2.中心供氧施工的技术要求
2.1.从事氧气管道和设备安装的人员了解氧气的特性,掌握管网技术,执行本标准的各项指标;
2.2.管道焊接的要求。
2.2.1不锈钢管采用氩弧焊焊接;
2.2.2管道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,并符合焊接质量标准。
3.安装前检查管道。
3.1安装前,对管道进行脱脂,不得有油污;
3.2各种氧气阀门产品检验合格证,或阀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才能安装在管道上。
4.管道泄漏测试
4.1医用气体管道应进行分段、分区和全系统的泄漏试验;
4.2试验应使用氮气或无油压缩空气,持续24小时,若符合相关规范,则试验合格。
5.隐蔽工程中的管道
建筑物隐蔽工程安装的管道进行检查,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安装。
6.管道安装的其他要求按《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》和《现场设备及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》执行。
中心供氧系统要求
(1)修理焊接设备前,应将管道中的液氧和气氧排空,并用氮气或闷空气置换;
(2)在抑郁和开放或封闭的时候,不能太凶,也不能太快;
(3)充装液氧时,有相关工作人员在场,并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;
(4)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在发生事故或故障时采取安全措施的能力,了解产品的应用过程,并具有安全教育验证证书。
中心供氧管道施工要求
1.除设计真空压力低于27Kpa的真空管路外,医用气体管道应采用无缝铜管或无缝不锈钢管;
2.管道不应有超过规定的机械损伤和严重可见腐蚀;
3.所有压缩医用气体管道及附件应严格脱脂;
4.与医用气体接触的阀门、密封件、过滤器和其他管道附件的材料和相应气体不应产生具有火灾危险、毒性或腐蚀危险的物质。
医用中心供氧安全标准
1.处理和转移氧气瓶的人员经过专门培训,并持有相关证书。站内空瓶和满瓶要分开,定点显示要有规律,带有氧瓶盖。转移气瓶时,应轻拿轻放,以免造成轰动性影响。氧气瓶和管道必须经常检查,密封良好,不允许漏气。非操作人员禁止使用。
2.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,定期进行氧气瓶的试压检验和无效更新,有明显标志,台账齐全,做好年检工作。
3.必须由专人对氧气瓶和氧气管道设备进行维修和搬运。如有损坏、故障、漏气,应及时修理。应当实行日常防火巡查制度,并保存巡查记录。如有不安全因素,立即采取有效措施,提供正常的医用氧气供应。修理氧气管道时,关闭阀门,将氧气排入管道进行焊接。
4.氧气管道和集中管道的设备修理和运输,吸氧部件的检查和修理由设备部门负责。各病房使用的氧气瓶和氧气管道应相互持有,使用后应及时关闭阀门。严禁吸烟和明火,使用安全。
总结:
中心供氧是医院应急物资中的关键系统,在医院中并不是单独使用。为了提高其安全性,还需要配备相关的安全配套设备,使中心供氧系统能够安全运行,减少事故发生。在中心供氧系统中,一个重要的安全装置就是报警器,主要用于提醒医护人员在操作或日常存放中的一些危险情况,以便尽早处理。
由于医院支撑系统的型号不同,医院内的安装方式不同,耗氧终端的结构也不同。安装的报警装置应与耗氧终端紧密连接。氧气终端通常安装在墙上,包括安装和表面安装。根据氧气终端装置的位置,配套设备的报警器应安装在控制室、值班室或用户指定的其他位置,以便在中心供氧系统出现故障时发出报警并提示医护人员。当中心供氧系统的供氧压力大于工作压力的上下限时,为危险情况。报警器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,提示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。
下一篇:中心供氧氧气吸入操作流程